發酵罐滅菌之后,就可以用來培養細菌了。
1.發酵罐接上pH電極的插頭, 接通底部冷卻水管和空氣出口處的冷凝器上的冷卻水管, 將各硅酮管置于相應的蠕動泵上。
2.把攪拌馬達置于攪抖聯動裝置上。
3.把光標調到“Temperature”檔,設定一個合適的溫度。
4.校正溶氧電極的滿刻度。
1)利用光標將攪拌速度調至 大轉速,一般為800 r/min,把通氣量調節到1.0 L Air/L medium/min(1VVM)。
2)調到calibration界面,光標調至溶氧處,“span”檔,設定讀數為100,反復調節幾次,直至穩定至100,轉至menu界面。
5.其他參數設定。把光標調到Agit檔,設定 小值為200 r/min。把光標調到DO檔,設定參數為合適的值, 調整為與溶氧偶聯檢測。把光標調到Agit檔,設定 大值為800 r/min;把光標調到pH檔,設定參數為7.0,調整為自動檢測;接上酸(堿)瓶,并打開自動檢測系統。
6.接種:發酵罐的接種就是將蘸滿乙醇的棉花球纏在接種口外套上, 點燃火焰以前將接種口的蓋子旋松。然后點燃發酵罐上的棉花球, 取掉蓋子, 立即在火焰中加入各組分培養基和種子液。 后將蓋子浸泡在乙醇中, 接種后, 用攝子將蓋子準確放回原位, 旋緊。
7.打開記錄實驗過程的專用軟件。
8.發酵過程中,每隔兩小時記錄溶氧、轉速、測定OD600,取樣品5 mL儲存進行各種分析檢測。
認真的對照上面的步奏進行,發酵缸的操作就順利完成了。